簡述智能馬弗爐的規范使用方法
更新時間:2025-10-14 點擊次數:92次
在材料科學、環境監測、冶金分析與質量檢測實驗室中,智能馬弗爐承擔著灰分測定、灼燒失重、熱處理、灰化等關鍵任務。其精準的溫控、智能化的程序設定與安全防護功能,遠超傳統電阻爐。掌握
智能馬弗爐科學、規范的使用方法,是確保數據可靠與人員安全的關鍵。

一、使用前準備
環境檢查:
將馬弗爐放置于通風良好、無易燃物、遠離潮濕的實驗臺;
確保設備四周留有≥20cm散熱空間,頂部無遮擋。
電源與接地:
檢查電源電壓(通常為AC 220V/380V)與設備要求一致;
必須使用三孔插座,確保接地線可靠連接,防止漏電。
爐膛檢查:
打開爐門,檢查爐膛內有無異物、裂紋或嚴重積灰;
清理殘留樣品,避免交叉污染。
二、樣品裝載
容器選擇:
使用耐高溫坩堝(如剛玉、石英、陶瓷),嚴禁使用玻璃、塑料或金屬容器(除專用金屬盒);
坩堝需預先灼燒至恒重(去皮重)。
裝載規范:
樣品量不超過坩堝容積的2/3,防止高溫飛濺;
含水或易爆樣品需先在電爐或烘箱中預干燥,再轉入馬弗爐;
坩堝應放置于爐膛中央,避免接觸加熱元件。
三、程序設定
溫度設置:
根據實驗需求設定目標溫度(常見范圍300-1200℃),不得超過設備最高溫度與坩堝耐溫極限。
升溫程序:
推薦使用多段程序控溫:
1段:低溫(如150℃)保溫30分鐘,驅除水分;
2段:中速升溫(如10℃/min)至目標溫度;
3段:恒溫保持(如30-60分鐘);
4段:自然冷卻或程序降溫。
避免冷爐直接高溫加熱,防止爐膛開裂。
參數確認:
核對設定溫度、時間、升溫速率,確認無誤后啟動。
四、運行監控
啟動時:
關閉爐門,確保密封良好;
觀察儀表顯示是否正常,加熱指示燈亮起。
運行中:
嚴禁頻繁開啟爐門,防止溫度驟降與熱沖擊;
若需取樣,必須暫停程序,待溫度降至200℃以下再小心開啟;
遠離爐體,防止燙傷,尤其注意爐門正面與頂部散熱口。
五、結束操作
程序結束:
待恒溫結束,設備自動進入降溫階段;
或手動停止加熱,選擇“自然冷卻”。
取樣時機:
嚴禁在高溫下直接開爐取樣!
待溫度降至200℃以下,使用預熱的坩堝鉗取出樣品;
操作時戴高溫手套與防護面罩。